考古调查是考古工作的开始,通过对以往文物普查数据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梳理,对需要使用范围内的文物、遗址及文化遗存进行详细的实地勘查。根据调查结果,对文物、遗址和文化遗存的现状以及对文物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估,形成《考古调查报告》或《文物影响评估报告》,为下一步考古勘探和发掘提供参考资料。考古调查的任务是发现、确认和研究文化遗存,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依据。
准备工作
1,调查前应对拟调查地区已有考古成果、历史文献、地图、遥感照片,以及地质、环境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研究。
2,根据调查目的制订工作方案,包括调查区域、对象、内容、技术方法、人员组成和经费预算等,并做好物质准备。
考古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位置、范围与面积、堆积状况、年代与文化面貌、环境、保存现状等。
1,测量遗址的地理坐标,并标注在地图上。
2,遗址范围与面积依据已暴露文化堆积的位置,并参照地表散见遗物的分布范围确定,必要时适当辅以勘探手段。
3,遗址的文化堆积状况包括埋藏深度、堆积层次和厚度、暴露的遗迹遗物等。可通过直接观察堆积断面,并综合各观察点的情况进行整体推断,必要时可进行勘探。
4,有选择地采集暴露在断面上的遗物和拣选地表散落的特征遗物,以了解遗址的年代、文化面貌等。
5,调查遗址的现代和古代景观环境。
6,评估遗址保存现状,提出文物保护建议。